11月15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安徽大学与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会在南京紫金山庄召开。本届大会以“数智助机·共融强国”为主题,会聚了10余位院士、150余位国家级人才及领域专家、企业高管等600余位嘉宾,共同打造了一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高端学术与产业盛会。
作为国内机器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中国智能机器人大会已砥砺前行十七载,见证了我国智能机器人事业的腾飞。大会旨在搭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端平台,共商技术突破路径,共谋产业发展蓝图,为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凝聚合力。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教授聚焦“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智能系统”,分享了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与优化的最新成果;何友院士则深入阐述了智能无人系统的发展前沿,为行业技术突破指明方向。专家们的报告高屋建瓴,深刻剖析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和重点方向思考”,为与会者打开了通往未来的技术视窗。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25场专题论坛同步举行,覆盖生物及医用机器人、具身智能、无人智能驾驶等多个细分领域。4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报告、研讨等形式,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技术瓶颈,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学术滋养与实践参考。
会场内,学术探讨气氛热烈;会场外,产业脉动同样强劲。在“具身智能产业实践与企业创新”分论坛上,南京本土企业的声音尤为响亮。
“我们的巡检机器人产品出货量自2021年起稳居全国第一。”南京天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创新部总监诸德伟介绍,公司正重点发力具身智能领域,已完成具身智能运维大模型的备案,新产品研发也紧锣密鼓。他展望,未来具身智能将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提供情绪价值迈向真实作业场景,代替人工进入恶劣环境,提升安全与效率。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羽对大会的火热深有感触,他认为这正反映了行业的蓬勃生机。“南京是一个非常适合培育和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地方。”作为一家从7人团队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南京本土企业创始人,张羽对南京的营商环境赞誉有加,他由衷表示,身为南京企业感到很幸运,并看好南京在该产业突围至全国前列。
据悉,大会期间,共有60余家企业代表围绕技术突围、产业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进一步凝聚了产业共识。(金陵晚报
记者:朱旖旎 周容璇
通讯员:张晨昕)
【关闭窗口】